2019·国际交叉学科论坛
2019年1月4日-6日
中国·深圳
一.论坛介绍
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是我校招揽青年人才的重要会议,旨在为海内外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,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,共商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大局的平台。通过大力引进世界一流人才,力争将南科大建成中国和世界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。
二.申请条件
(一)年龄在40岁以下;
(二)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,或具有国内博士学位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,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;或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国内外优秀青年才俊。
三.日程安排
报到时间:2019年1月4日(周五)
论坛时间:2019年1月5日-6日
四.申请时间
申请截止日期:2018年12月15日
请发送CV至finhire@sustc.edu.cn提交申请,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“南科大国际交叉学科论坛-金融系”。
论坛的受邀者将于2018年12月20日前收到主办方的参会邀请邮件。
五.差旅与住宿
南科大统一安排食宿(免费);受邀参加的青年学者请自订机票(经济舱),南科大将为参会学者据实报销往返日期在2018年12月20日-2019年1月20日之内的差旅费,限额1.2万元/人。
六.咨询方式
联系人:毕老师 (金融系)
电话: +86-755-88018605
邮箱:bixj@sustc.edu.cn
七.薪酬福利待遇与科研生活条件
(一)薪酬福利待遇
1.薪酬收入:学校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(包括美国、香港等)的薪酬;
2.住房:在购买深圳市提供的人才住房或商品房前,学校视房源情况提供校内住房(按照学校优惠价格缴纳租金、水电气网费用自理),或提供补助支持校外租房;
3.社保等福利待遇:学校为人才购买五险(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)一金(住房公积金)与补充医疗保险,其他特殊医疗保险等可面议;4.生活补贴:政府提供共计275万元的生活补贴,包括:
(1)国家提供生活补贴50万元;
(2)广东省提供生活补贴25万元;
(3)深圳市提供生活补贴200万元(孔雀计划B类人才)。
(二)实验办公空间:学校将提供不低于150平米的实验办公空间,特殊需求可以面议。
(三)科研经费支持:政府和学校在5年内共提供约1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,包括:
1.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-300万元;
2.广东省提供配套科研经费50万元;
3.深圳市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00-500万元;
4.南山区提供科研经费20万元;
5.学校提供配套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;
6.5年后,可申请学校稳定持续经费支持;
7.特殊需求可面议。
(四)学校相关生活配套
1.入户深圳:学校可协助办理人才其配偶与子女入户深圳。
2.居留许可签证:学校可协助办理本人、其配偶与子女在中国大陆居留许可签证。
3.子女入学:人才子女可入读学校幼儿园和附属中小学。
4.配偶就业:学校协助解决人才配偶就业问题。
(五)其他
学校将协助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其它人才项目,争取更多经费支持。特殊需求可面议。
南科大简介
南方科技大学(简称“南科大”)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,举全市之力创建的一所高起点、高定位的高等学校。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,以理、工、商学科为主,兼具医科和特色人文社会科学,在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层次办学,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,努力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、新技术的源泉。学校扎根中国大地,大力培养创新人才,力争早日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。
南科大目前教研系列教授(tenure/tenure-track)约350位,其中院士24位,长江学者18位,高层次人才比例占50%以上;学生总数5381人,其中本科生4029人,硕士、博士研究生1352人。2016年,我校人均获批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。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,南科大在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大学中排名第26位。仅四年时间,南科大在Nature Index上排名从中国内地大学55位升至26位。“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”增刊显示,在全球100家指数表现上升最快的机构中,南方科技大学在榜单中位列第四,居于1988年之后建校的年轻大学首位。2018年9月26日,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网发布“2018-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”,中国内地72所高校上榜。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八。
金融系简介
金融系现有金融学专业,国内首创金融工程(Fintech)专业,正在筹建保险精算专业。
金融系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中国金融稳定研究、区块链治理模式和法律问题研究及案例库建设、机器学习对经济金融建模的拓展及综合预测等。我系教授应邀做各类出访活动,例如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专家论证、凤凰卫视《财智菁英汇》人物专访、京东金融领军人才研修班授课,以及受邀在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、第十二届中国量化投资国际峰会等大型会议做报告。金融系已举办各类学术讲座、特色课程“金融与创业前沿论坛”、“金融科技大讲堂”等学术交流活动共计百余次。讲座嘉宾包括原银河金控董事长及党委书记陈有安、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魏革军、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董事长聂庆平、国务院参事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朱武祥,大岩资本CEO、房金所董事长兼CEO、聚橙网CEO等学术界泰斗及业界精英。金融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竞赛、考试等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:汇丰商业案例大赛、中金所杯金融衍生品知识竞赛、北美精算师考试、慕尼黑再保险杯大学生精算竞赛、CFA协会投资分析大赛等,使得学生学以致用,开拓进取。金融系已与十多家金融机构签约作为学生的实习单位。
通过以上多种培养形式及方法,配合高水平师资、高标准实验室等软硬件力量,力图使学生在最短地时间内学会理论知识,以问题为导向,高效地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师资队伍
金融系现有专职教师17人。其中,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,鹏城学者1人,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。14位教授具有海外求学经历,包括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经济学、范德比尔大学经济学、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金融学等。9位教授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,中国证监会、期货交易所、摩根大通银行、高盛、深圳证券交易所、国资委研究中心等。何佳教授创立了“中国金融体系理论分析框架”。本系教授兼任金融业界职务包括:亚洲开发银行“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思考”课题组组长,中信证券、清华同方、银河国际等金融机构独立董事,泉州市、成都市等多座城市的市政府金融顾问。
毕业生去向
目前金融系已有两届毕业生。20%升学,80%就业。升学包括明尼苏达大学、杜克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硕士。就业单位包括山西证券、梦达琳国际、银河国际(香港)、Jefferies、易方达(香港)等国内外金融机构。更有学生在毕业前拿到11个重点金融机构offer,部分学生在金融领域创业。
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踊跃报名!